骨髓炎为什么不建议用手术治疗
为什么不建议骨髓炎患者用手术治疗?
骨髓炎是一个比较严重且麻烦的疾病,特别是慢性骨髓炎。而我所说的不建议患者用手术治疗,并不是说手术不能治,只是作为非必要手段,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再使用该手段。更多的是采取一些保守治疗如:中医(中医外治法)等,效果可能更佳,费用或许也会更低一些。
从中医辨证来看,因为该病发于骨,是一种附着于骨上的深部脓疡,所以中医称之为“附骨疽”,民间俗称“铁骨瘤”,属于骨科中病程长、难治疗、症状重及易反复的典型的疑难杂症。也就是近代医学上指的由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、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,可分为急性、亚急性和慢性骨髓炎。
在中医上虽然也是分为三个时期,但是与近代医学不同的是,中医是以“中医四诊——望闻问切”为基础,根据患者身体、情绪等整体表现出的不同症状来分型的,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。
1、初期——热毒炽盛
也可以称为急性骨髓炎。该时期是由于邪毒侵染,热毒炽盛,伤阴劫血,腐筋蚀骨,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畏寒发热、皮肤红肿热痛,呈现出正虚邪实之证。
2、中期——阳虚寒凝
可以理解为亚急性骨髓炎。病情经过初期的发展和损耗,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、纳差形瘦、气短声微。患处容易形成坚硬脓肿、成脓难溃,也可能会有窦道形成,并且长期不愈合。脉沉细迟无力。
3、晚期——气血两虚(肝肾亏虚)
与慢性骨髓炎同理。病情经过初、中期的发展,患者的气血严重耗损,正气不足,常表现为面色无华、形体消瘦、头晕耳鸣、腰酸膝软,肢倦气短,心悸盗汗等。患处有窦道流脓、肉芽浮生(色灰白),久不愈合,并且有死骨形成或肢体畸形。
而在治疗上,中医也是行辨证治疗,对于不同时期、不同症状的骨髓炎患者,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是千差万别如:初期采取清热解毒、养阴化瘀、托里解毒等。
诚然,骨髓炎在近代医学上采用手术的治疗方式,效果会更快、更直接,也更明显,但是我并不建议采用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。
1、复发率高
手术一般复发率为75%。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,手术本质上是属于物理手段,通过将患处内部的脓液释放出来,把已经腐烂的肉切除,往往只能清除局部感染的病原体,但是无法消除全身性感染的病原体,所以常导致感染清除不完全就进行了伤口的缝合之类的操作,最后伤口好了,可是,过了没几个月又复发感染。
其次,手术会破坏正常的骨髓组织,影响骨髓再生能力,导致骨髓炎的复发。虽然使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,但是长期使用也会对我们本身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
2、风险较大
手术需要切开患处,如果护理不好,容易导致手术创口感染,进而可能加重患者原有病情,并且术后康复时间较长,而在此期间,患者较为虚弱,免疫力下降,还有可能引起全身感染。
对于严重的骨髓炎患者,手术截肢也不能保证100%的不会复发,因为截肢也只是切除了感染无法治疗的一部分,其他地方的感染并不能清除,所以仍有复发的可能。此外,截肢后会导致患者残疾,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。
3、功能影响
通过手术将患处死骨取出后,会导致骨缺损影响其他功能。当患者进行患肢活动时,可能会引起剧烈的疼痛。由于局部的骨质出现了缺损,内部形成空腔,会造成局部肌肉萎缩,如果是在关节位置,或导致关节畸形。同时,骨缺损还会导致骨的传导功能丧失,进一步造成其他并发症的风险。
不仅仅是这些影响,还有可能发生一些其他难以控制的问题。
所以,对于骨髓炎要早了解,早预防,特别是有做过骨科类手术或有过骨损伤的人群要引起重视,避免患处感染发展为骨髓炎,虽然初期的骨髓炎及时治疗,几乎可以无影响治愈,但是严重后仍是难以治疗的恶疾。
而对于已经患骨髓炎的患者,更多地以保守治疗(中医——中医外治法)为主,非必要不选择手术,避免病情反复的同时加重病情,发展到严重后期导致截肢的风险,而昂贵的手术费用,也会增加家庭或个人的负担。
- 上一篇:骨髓炎和骨结核谁更严重
- 下一篇:骨髓炎怎么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