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疮(褥疮)
压疮(褥疮)
褥疮,又称压疮、床疮或压力性溃疡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损伤,通常发生在长期卧床或坐位的人身上,处于这种状态下容易造成局部组织长期受压,发生持续性缺血、缺氧、营养不良,进而导致局部组织溃烂、坏死的症状。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,以及增加治疗成本和延长住院时间。
在中医古籍上叫做“席疮”,中医认为褥疮是由于气血虚弱、气滞血瘀引起,长期卧床、受压部位气血淤、血阻塞、经络阻塞、气血损失、毒邪侵袭、肌肉或骨损失溃烂成溃疡,持续性难以愈合。
换句话说,褥疮并不是一种自发性的疾病,而是一种由其他因素导致的一种并发症。如半身不遂、下肢瘫痪、久病或长期昏迷(植物人)等导致长期卧床或坐着、活动受限的患者等,该症状多发于骶尾、髋、臀部、足跟、坐骨结节、肩胛骨等骨头凸起等易受到摩擦的部位。
主要由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因素造成。
外源性因素
如1、局部长期受到垂直压力、剪切力或摩擦力,造成局部血流不畅、皮肤破损、溃烂;2、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如汗液、尿液及各种渗出液、引流液、粪便的刺激会增加摩擦力、影响皮肤防御功能,进而增加压疮发生的可能。
内源性因素
如1、营养不良,在日常饮食中缺乏热量、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,不能维持皮肤健康和预防组织被破坏;2、一些疾病如糖尿病、外周动脉疾病、肾衰竭、多发性硬化病、帕金森等可能会影响血液供应、降低活动力,从而增加患病的可能;此外,长期吸烟和高龄也会增加得压疮的可能。
得褥疮后,会出现哪些症状?
在现代医学上,将压疮不同症状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类。
第一期——淤血红润期
“红、肿、热、痛或麻木,持续30分钟不褪”,骨突处有局部指压不变白的红肿,皮肤完整,可能有疼痛、硬肿或者松软,
第二期——炎症浸润期
“紫红、硬结、疼痛、水疱”,表现为开放性溃疡,真皮层部分缺损、红粉色创面,周围无坏死腐烂组织,也可表现为充满浆液或血清液体的水疱
第三期——浅度溃疡期
全皮肤层缺损、可见皮下脂肪,但没有骨骼、肌腱或肌肉暴露,溃口附近有少量腐肉,但未涉及深部组织
第四期——坏死溃疡期
全层皮肤组织缺损,伴有骨骼、肌腱或肌肉的暴露,伤口可能会部分覆盖腐肉或焦痂,常有潜行和窦道
不可分期
缺损组织全层。但溃疡实际深度完全被创面的坏死组织(黄色、棕色、棕褐色或绿色)或焦痂(棕褐色、棕色或黑色)掩盖,无法确定深度。
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
深度未知,由于压力或剪切力造成皮下软组织受损,皮肤出现局部紫色或黑紫色,或形成充血性水疱,病变局部有严重疼痛、发硬、糜烂、松软、皮温升高或降低。
虽然现在中医(特别是纯正中医外科)和西医都有较好的方法来治疗“褥疮”,但是提前了解并预防才是关键,不仅可以避免高昂的治疗费用,增加病人家庭负担,还能防止进一步加重本就患病病人的病情。
而预防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干燥和清洁。患者应该经常更换衣服和床单,避免使用过紧或过松的衣物,特别是裤腰带。床垫应该是柔软的,并定期更换以避免变形。患者应该保持适当的体位,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。如果可能的话,患者应该尽量多活动,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强度。
(注意:足够的营养支持,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,需要摄入充足的热量、蛋白质、水分、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平衡膳食。)
免责声明:湖北夏小中医院提醒您“本文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疾病知识,不作为任何医疗、治病依据,如您疑似或确患了某种疾病,请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,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”
- 上一篇:褥疮症状
- 下一篇:糖尿病患者,请保护好你的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