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湿与疼痛
风湿与类风湿
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用来形容风湿与类风湿类疾病再合适不过了,病症发作的时候疼痛难忍、行动都难,而要去治疗则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。
下雨天温度稍降,是不是感觉膝关节、手指关节、肌肉等部位隐隐作痛,尤其冬天或者长时间处于比较潮湿的环境时,疼痛感更加明显。这时你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得风湿了,或者说类风湿。
以以往的医学经验来看,大部分患者对风湿的了解更多,会将类风湿症状归为风湿或风湿的并发症。一定程度上是受我们传统中医的影响,另一方面是类风湿概念的知晓度不高。
其实,这两种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,只是风湿症状早期的表现更迅猛、直接、明显,我们被迫强化了风湿概念,而习惯性地忽略了类风湿的影响。
虽然在传统中医上没有具体细分,中医辨证理论统一归为“尪痹”,“痹证”范畴,是由于正气不足、卫外不固,风、寒、湿等外邪侵入人体,导致痹阻经络,气血凝滞等。
但是在近代为了更好地施治,还是进行了一定的区别。
如清代俞昌的《医门法律》中有记载“风也湿也,二气之无定体而随时变易者也。湿在冬为寒湿,在春为风湿,在夏为热湿,在秋为燥湿。”
《伤寒论》中“风湿相搏,以冬寒而例三时。”
再如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中说到“风湿相搏,以夏热而例三时。其日病者一身尽痛,发热,日晡所剧者,名风湿。”
说的就是风湿的病因和症状“风、湿随季节变化而不同,冬季叫寒湿,春季叫风湿,夏季叫热湿,秋季叫燥湿。风邪与湿邪侵犯人体后,互相结合为患。风为阳邪而善走窜,湿为阴邪,容易形成淤堵,从而阻碍气血运行,所以两个相结合之后就会导致身体关节、肌肉或全身疼痛、发热。”
在近代医学界定上,风湿不指特定的某一种疾病,而是指一类疾病,如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一些风湿疾病:风湿性关节炎(RA)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(AS)等,主要以一些大关节如:肩关节、膝关节、踝关节等为病发区,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如:心脏、眼睛、肺等部位,且青年的患病率较高。
而类风湿则指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即体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。如关节肿胀、手指关节畸形、疼痛和僵硬,以指关节、趾关节这样的小关节为主要病发区,其具有对称性,一般是双侧反复发病,病发年龄也偏大(40~60岁左右),且常常伴随着疲劳、发热和失眠等症状。
此外,类风湿产生的伤害是长期、永久性的,早期会伴随有关节红肿、疼痛和功能障碍,后期可出现畸形或骨骼萎缩,且有一定的致残率,一般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。
中医行辨证治疗,下面是一些医书上所记录的治疗“痹证”的药方:
治疗药方
《伤寒论》方:白虎加人参汤
知母6两,石膏1斤(碎,绵裹),甘草(炙)2两,粳米6合,人参3两
主治功效:主治伤寒表邪,以及温病、暑病等。清热除烦、益气、生津止渴、表散热
《金匮要略》方:麻黄加术汤
麻黄9克(去节)桂枝6克(去皮)甘草3克(炙)杏仁9克(去皮、尖)白术12克
主治功效:外感寒湿,恶寒发热,身体烦疼等。发汗解表,散寒除湿
《医林改错》方:黄芪防风汤(加减)
黄芪四两(生,120g),防风一钱(3g),可加减党参、白术、当归、升麻、柴胡、黄连、黄芪、地榆、侧柏叶、槐花,以治气血不足兼湿热。
主治功效:升阳补气,活血解痉,祛风除湿
关于怎么治疗风湿和类风湿,在这里就不做过多地介绍,仅凭自己行方取药就治愈不太现实,所以我们来看看大家生活中容易陷入的误区,避免了这些坑,就离正确治疗又近了一步。
治疗误区
误区一:简单消炎、止痛
治标不治本。大多患者不明病因,自己盲目服用消炎、止痛药,这些药物并不能清除骨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与体内的痹毒,只能暂时缓解疼痛,等药效一过,该疼还得疼。
误区二:手术治疗
手术治疗该类疾病是很快,但是风险较大,且易复发,因为手术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你也无法抵御风、寒、湿、邪对骨关节的再次侵袭。
误区三:疼了才治疗,不疼不治
这也是大多数患者难以走出“疼——治,不疼了——不治了,又疼了——再治疗”的恶性循环,这里就存在一个误解,认为不疼了就是好了。其实不然,不疼了就和吃消炎、止疼药道理一样。“痹毒”没有去除,病情自然也就反反复复。
误区四:治不好,根本不需要治疗
确实,某些风湿或类风湿疾病很难治愈,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或外用药才能控制。但是,通过正规、系统的用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、改善病情、提高生活质量,防止病情严重后导致残疾等一些无法挽回的局面。
误区五:以毒攻毒
市场上很多产品采用“以毒攻毒”治疗法,想以此来中和、去除“痹毒”和炎症。很显然是不可取的,这样做极易伤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:胃、肝、肾等,严重者可能致瘫或残疾。
误区六:只有年纪大的人才会得
不只是年纪偏大的人,不同年龄的人包括儿童都会患风湿病,特别是一些长期烟民,而严重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在青壮年中更常见。
写给我们的患者朋友:不管您患的是风湿还是类风湿疾病,都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,而不是自己胡乱、盲目吃药,这样不仅不能有效缓解症状,可能还会加重病情,甚至导致其他不可控的问题产生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痛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