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老烟民容易得“脉管炎”?
为什么老烟民容易得“脉管炎”?
众所周知,吸烟有害健康,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,吸烟似乎只会引起呼吸系统类疾病如:肺癌等。但事实上,吸烟是众多疾病的“幕后推手”,比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、生殖系统疾病等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病人,虽然患的是不同疾病,但医生都会建议不要吸烟。
本文要介绍的就是临床上一种与吸烟势不两立的顽固疾病——脉管炎,该病需要患者绝对戒烟,二手烟都要尽可能避免,很多患者不明其因。下面这些因素就是答案。
脉管炎全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主要发生在四肢远端中、小动、静脉如:如胫后、胫前、尺、桡、足弓、掌弓、趾、指等,属于节段性、周期性的慢性血管炎性病变。
以现在的医学条件来看,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,大部分患者可以在治疗后病情稳定,尤其是杜绝吸烟之后,很少见到有复发案例,只有极少数患者在不得已(即指或趾端已经严重坏死,无修复可能)时才需要截指/趾,或扩展至整个脚后的截肢。
有关医学调查发现,导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素虽然有多种,但是目前认为最主要是仍是长期吸烟,约60—95%的患者都是“老烟民”,16—46%患者为其他因素病发。
为什么长期吸烟的人容易得呢?
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本质上是一种血管性的病变,其病根在于血管、血液循环等,首先是血管内膜增厚,随后逐渐的血栓形成,最后导致血管完全阻塞。
其病理生理基础被认为是激活了自身免疫反应,对烟中有害成分的变态反应导致小血管炎性、闭塞性变化(即引起炎症,血管阻塞)。
烟中的有害成分主要就是影响血管、血液循环。
1、血液粘稠增高,血液流速降低
由于烟草中的含有的“尼古丁(烟碱)”,会加重动脉硬化,降低血管弹性,刺激身体的神经组织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,这两种激素都会导致血管的收缩,长期如此,末梢血管的血液的流动速度受到影响而减慢。
血液流速变慢后,血液中的的一些脂质类物质更容易沉积或吸附在血管壁上,从而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,血管逐渐变厚等,进而导致血流量减少,让本就处于身体远端的肢体的血流量供应严重不足,当达到某个临界值时,血管出阻塞后,血栓形成,严重后溃疡和坏疽出现,最后也就成了我们所说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。
此外,烟草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也会增加血液粘度,一氧化碳吸入肺内以后,就很快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,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比氧气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(高出氧气200倍),而又比氧气和血红蛋白的解离要缓慢得多。所以一氧化碳一经吸入,即与氧气争夺同血红蛋白结合,一旦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就不易分离,所以一方面会导致缺氧血症,另一方面则会是血液粘度不断升高。
2、血压增高(高血压)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,在烟草中含有很多重金属成分,如镉。镉在身体中积累一定量后,不仅会导致镉中毒,还会使血压增高。
长期的高血压则会引起血管变形异常、血管内膜受损、瘢痕增生等,进而导致血管壁越来越厚,长期以往血管堵塞,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有人可能会疑问,抛开剂量谈毒性,都是扯淡,我吸了几年烟了,怎么什么事都没有?
诚然,极少量的镉的确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,但是日积月累,达到一定量之后才发现已经为时已晚。
有数据显示,重金属镉的影响是慢性的,潜伏期最短是2到8年,一般为15到20年。如果每天吸烟20支,也就相当于摄入了2到10微克的镉,但我们无法直观的看见,所以也就很少有人会重视,直到病发才意识到其严重性。
(注:这里只介绍了三种主要成分,其他有害成分不再过多介绍。)
除了长期吸烟会导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,其他因素如:寒冷、潮湿、外伤;感染、营养不良;激素、自身免疫系统紊乱;遗传(1—5%)等亦会导致该病的形成,但是国内外综合来看,均认为吸烟是最主要的治病因素。
值得提醒的是,吸烟不仅仅只是导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这一种疾病,还会导致其他如: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肺癌、冠心病、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疾病。
总结:吸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生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,两者“势不两立”。有医学调查发现,严格禁烟者,在治疗中恢复远比吸烟者要快,治愈后也不会复发或复发率极低。所以,对于脉管炎患者,终生戒烟就成了保证治疗效果、预防复发和挽救四肢的重要措施。
- 上一篇:什么是脉管炎
- 下一篇:为什么长期吸烟的人容易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